市人大代表杨森就持续优化乌鲁木齐的营商环境接受本报全媒体记者的采访。(本报全媒体记者陈星宇摄)
□本报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王艳红 贾梦妍 史传芝 郭玲 唐红梅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我市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有力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为企业爬坡过坎、蓄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再上新台阶。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表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是提振市场信心、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乌鲁木齐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乌鲁木齐投资兴业,共赢发展。
降低成本
让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规范涉企收费、优化涉企服务,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对此,市政协委员李谦绪很是赞同。作为新疆新研牧神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谦绪说,一系列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去年,牧神科技自主研发制造了自走式穗茎兼收型鲜食玉米收获机和自走式种子玉米收获机两款新产品。鲜食玉米收获机和种子玉米收获机的推出,意味着我国鲜食玉米产业链中最薄弱的一环——鲜食采收被补齐。依托该项目,牧神科技拥有3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近年来,企业享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目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让企业有信心也更有底气加大创新投入力度,从‘制造’向‘智造’大步迈进。”李谦绪说。
“营商环境越好的地方,民营企业活力就越强。”市政协委员韩天子说。
韩天子是新疆中大企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他说,企业业务包括防疫物资生产和农产品加工销售。去年,减税降费政策的精准落实,为公司节省了不少涉税成本。
“这些落入口袋的真金白银,提振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去年,仅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营业收入就达六七千万元。”韩天子说。
市人大代表贵浩是市发展改革委主任。他说,去年我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制定了《优化营商环境87项措施》,探索实施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措施,通过落实税费减免、强化金融支持、实施援企稳岗、扩大投资、促进消费,“精准滴灌”助力中小企业和市场主体“爬坡过坎”。其中,去年以来,累计退税183亿元,惠及企业1.64万户。
聚焦难点
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要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市人大代表杨森说。
去年,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助企纾困政策,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稳定发展,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杨森是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说,公司投资的两河高端制造科技产业园是乌鲁木齐市的重点项目,项目用地8000余亩,布局高端制造、科技孵化和现代服务三大产业集群。在投资建设的三年时间里,从一开始遇到项目建设所需的用水用电等问题,到建设期间需要的原材料和工人,再到部分项目建成投入生产,全过程都得到了政府各部门的贴心帮助。
“工业实体项目投入大,产出大,回报周期长,有了政府的帮助,我们的发展很顺利。”杨森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各类政策精准制定和协调落实,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作为新疆蓝希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自云对营商环境的优化感触颇深。
“从拿地到建设,相关部门跟我们企业积极联系沟通,了解我们在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并精准施策,而且政策宣传也越来越精准,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这个变化令人欣喜。”陈自云说。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亟须加快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新疆大道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新疆蓝希络食品有限公司后续都将加大在乌鲁木齐的投资,把公司的产品向中亚西亚推广。
“民营企业在掌握、理解和洞悉相关政策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弱。无论是在疆内发展,还是想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棋落子、投资建设,都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陈自云说。
杨森说,推动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就要破除条条框框的障碍,需要进一步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想在心上,放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多为企业做雪中送炭、铺路搭桥、排忧解难、保驾护航的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深化改革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持续落实“多证合一”改革,落实登记注册便利化……近年来,乌鲁木齐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带动了各类市场主体快速增长。
市政协委员董绍明是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党组书记。他说,依托实体政务服务大厅和线上政务服务平台,通过搭建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政务服务。到目前为止,我市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累计提供政务服务67.6万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优化首府政务服务体验,全面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度,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这些改革举措持续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激发企业个人创业热情,最大限度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市政协委员赵四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深入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力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良好率达80%、综合评价进入西部地区前列。
贵浩说,我市将全力开展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改革,力争在企业开办、政务服务、项目建设、财产登记、企业纳税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和改革经验,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积蓄强大动能、提供坚实保障。